出国留学PK去香港读书

来源:努力原创    作者:    时间:2014-04-25 13:32:01  

  从内地赴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的郝亦非同学说:

  在中大,卷面上的考试比较少,但学生需要完成许多课程报告,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要撰写各种论文或者方案设计。这个过程里,你必须经过选择题目、收集资料(包括实地调研)、处理信息、确定研究方法、提出提纲、修正方案、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

  去年刚开学,我遇到的第一篇论文要求是“创造一些能把现有物品的性能提高的方法,并举一例”。要求把如何提高的过程以及新物品的优点都写出来,并且搞成商业报告形式。过去在内地很少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所以对这种有点类似于发明创造的选题我着实胡思乱想了一通,考虑了不下20种方案。最终和另外三个同学敲定对我们还算熟悉的钢琴下手。选题确定之后,怎么写又是个问题。为学习如何用英文写作3000字的论文,我们没少跑图书馆。

  其实从我选题、收集资料,到写论文,这其中也包含了自我学习和向同学学习的过程。而老师就是期望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中大读书,你必须首先学习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后来我发现,在香港上大学,不论什么课,Persention(展示)是常有的事,不同的只是内容罢了。有口头性质的,一般每人讲述3~10分钟,要求背诵,读商科的要更长一些。之后会有人提出疑问,你必须当场用英语作答。Persention对你的口语、应变能力都有不低的要求。

  中大安排的课程各类很多,有主修、副修、ILC(英语)、领袖能力培训及一些求职方面的,这类课程都是全英文讲授。不管你过去英语有多好,刚来时都会很不适应。因为我们曾经学习的英文多为社会科学,很少涉及自然科学,一上来就让你听用英文讲述的微积分,哪个内地生听得不是一个头两个大?不过中大老师特好,任由你反复“折磨”,他们总是会耐心解答。

  郝亦非同学说,说到学习成绩,平时的表现占不小比例,比如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在课堂上发问也有助于你成绩的提高,问题越刁钻越尖锐越好。但是考试作弊不行,会被直接开除。他说,中大为培养全才而不是专才,开设了不少通识课程,分别为“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四类。学生须至少在每类中各选一项。具体来说就是两百多门包括文、史、哲、理,外加艺术、宗教、科技、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生活层面的课程,无论你偏好什么,都可以找到喜欢的课程。他个人认为比较好玩的有“现代科幻小说与电影”、“魔法、神化与超自然”等。

  不难看出,香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地大学比,更看重就业;与欧美大学比,更强调应用。香港中大原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初阶上要学四种东西,一是学会怎样学习:learntolearn;二是学会怎样做事:learntodo;三是学会怎样与人相片:learntotogether;最后是学会怎样做人:learntobe。郝亦非同学说,想想一年来,在中大的日子似乎都离不开这四个内容。只要在这四件事上下足工夫,有所收获,那么自己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无悔了。

  香港本地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往往不愿留港学习而纷纷远赴重洋,所以香港当地有香港的大学是“一流的资源、二流的教授、三流的学生”的说法。换句话讲,香港的“状元”,又都被欧美名校挖走了。

  至于出国,的确,在香港读大学视野要开阔一些,香港大学每年约20%的学生有去牛津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外名校作交换生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每年有占本科生一半左右的同学去几十个国家进行交流。另外,如果在香港居住满七年(中间间断不得超过半年)可获得香港永久居住权,去许多国家都是免签的。

  总之,要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香港的大学也是不错的,比内地大学强太多了,但比起欧美大学尤其是欧美一流大学,似乎还差那么一点。

  附带说说香港大学的报名与面试。

  成功考入香港大学经济金融专业的王科蕾同学,讲述了报考香港大学的诸多细节。

  报名的细节——香港大学的招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方式。先在网上填写报名表,然后在高考成绩下来的时候提交自己的高考成绩。学校方面会根据高考成绩换算的比例选一定的人参加面试。

  面试的细节——面试分两轮,第一轮是小组讨论。每组八人,考官会出一个话题,话题一般都是一些社会问题。或者很有针对性,或者很好玩。王冬蕾学习参与的题目的“婚前同居好不好”。后来与其他港大同学聊天的时候得知,有同学的题目竟然是“人类吃肉好不好”。讨论的过程完全是自由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整个过程考官都是不参加的,他们仅仅是旁观者,在观察中考察你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一轮完毕后会有一部分人进入第二轮面试。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进入第二轮面试并不代表你就一定没有机会。进入第二轮的同学,也许是考官觉得你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也许是两个考官对你的意见不一,或者就是你真的特别优秀。王冬蕾同学所在的小组有一半的同学进入了第二轮面试。第二轮就是一对一交流了。王冬蕾同学的面试官是个高个子的英国人,特别和蔼,王冬蕾同学始终保持着微笑,考官也不停地冲着她笑,并说:“你的微笑让我看到自信与勇敢。”这一轮的聊天就随便得多,除了考官会问到你的专业选择以外,全都是一些随机的话题。他们很开心地聊了王冬蕾同学喜欢的娱乐活动,还聊到西安的名胜和小吃。不知不觉中,20分钟就过去了。

  录取的细节——第二轮面试结束后,漫长的等待过程就来了。王冬蕾同学几乎每天都去刷新一次香港大学的官方网站,终于在7月7日的时候看到了录取结果。她被录取了!被录取后。去港大求学的路并没有结束,还有确认志愿、交留位费等一系列琐事。

  敬告

  ☆去香港读大学,在费用方面比去欧美国家便宜。大头支出是学费和住宿费。学费一年6-12万港币(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能拿奖学金尤其是全额奖学金的内地生其实很少。住宿方面,学校虽然有宿舍且条件不错,但不易申请,当地高校所谓“Hall”文化也未必是每个内地生都喜欢的,不少同学宁愿在校外租房,也不愿住学校宿舍。连学费带生活费,四年本科读下来得花费40-80万人民币不等。

  ☆香港的大学奉行英式大学制度,与国际接轨程度相比内地学校要高得多,教师和同学也更国际化。但全英语教学有时也有名无实,和当地同学交流上有时也会有一些障碍。

  ☆香港的大学学历在国际上认可程度非常好,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更是在多项排名中名列亚洲最佳大学前列。去香港读大学的内地学生,据统计约三分之二左右留港工作或深造,另三分之一要么出国,要么回内地工作。

  ☆赴港读书申请不易,每年香港高校招生不到2万人,即使按照港府规定拿出10%的名额在内地招生,也不到2000人,而每年内地报考香港高校的学生早超10万人,面试的约3万人,十几个人中取一个,竞争激烈。好学校、好专业尤甚。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10.com)是一家留学行业媒体平台,我们专注于报道留学新闻及留学资讯动态。联系邮箱news@bjzbmf.com,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

热门阅读